羅雁紅(專任教授)

電話
(02)28610511 ext. 37321
e-mail
lyh12@ulive.pccu.edu.tw
目前職務: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及中國廣告學刊主編
目前任教科目:
消費者行為與廣告心理學、商業心理學、行銷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創意產業行銷與實務、創意產業專題、創意生活產業、地方產業行銷、畢業製作(產學合作、論文、廣告史)
最高學歷: 1996美國克拉克大學心理學博士
Ph.D. , Frances L. Hiatt School of Psychology, Heinz Werner Institute, Clark University, Worcester, MA, USA
專業領域:
社會與人格心理學/跨文化研究
工商管理應用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與領導、人力資源管理、廣告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與科學研究、顧客關係管理、人際關係與溝通)
數據分析與行銷/市場調查與分析
文化創意產業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
經歷:
教學經歷:
曾專兼任於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銘傳大學國企系、輔仁大學企管系、中原大學心理學、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及視覺傳達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及新聞系、文化大學新聞系及藝術學院、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等學校。
實務經歷:
李奧貝納廣告公司(Leo Burnett Co.)擔任行銷研究部研究員。
(海尼根啤酒、SKII保養品系列、Mickey Limited金飾、Reebok球鞋、東信通訊、八仙樂園、雀巣檸檬茶、雲林古坑咖啡節、北港大餅等)
行政經歷:
大葉大學心理學群召集人、大葉大學第一任菁英學程中心主任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暑期遊學交流指導老師、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在職碩士班指導及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交流老師
彰化縣婦女社區大學創校校長
文化大學新聞系代理系主任、新聞所所長、第一屆國際班(全英文教學)新聞碩士學程所長、新聞系教學卓越計畫主任
專業委員經歷:
擔任校外學術期刊審查委員(中華傳播學刊、傳播管理學刊、商管學刊等)
擔任政府及政府委託之等諮詢委員(經濟部商業司多元就業計畫、中衛中心、文化部、NCC、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糕餅類)
金犢獎企劃類評審工作
校內委員(校務發展委員、校教評委員、校務委員、縣級及校級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教師申訴委員、學生申訴委員、院教評委員、院課程委員、系教評委員等)
產學合作指導經歷:
微星科技筆電、PChome個人賣場、ALBA手錶、台電、葡萄王康普茶、光泉、黑松沙士及C&C、三花(襪子及五片褲)、因特力淨酵素牙膏、艾瑪斯AROMASE、Kiss me-花漾美肌、Safeway、宣影布不織布產品、台新銀行慈善基金會、安得烈慈善協會、北極熊膠、齒妍堂牙齒專業美白系列、MUBIS 沐浴膠、日本Tanita八合一體脂積、COMIKO智能偵測手提穩定棒等
競賽指導得獎經歷:
南投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嘉義阿里山高山茶、雲林西螺老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虎尾糖廠、彰化縣浦鹽鄉永樂社區、彰化台灣玻璃館、淡水商圈、台北郵政博物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屏東農特產品行銷紅藜、雲林農特產品行銷醬油、宜蘭五結米、新北市青年商圈、茶山房故事館、香料香水實驗室、天仁喫茶趣、茶仔堂、香格里拉休閒農場、誠品生活館、秀泰影城、SaSa莎莎美妝館、味丹、定風閣工藝品、掌生穀粒糧食號、蓋夏夢工廠小麥產品、慈濟環保衣、廣富號、阿原肥皂、時報旅遊玩家帶路十周年慶品牌行銷、看見幸福台灣、GROUNDFIVE、承億文旅等等
近十年研究成果:
期刊論文及專書
1. 羅雁紅(2026年03月,in press)。以整合分析探討台北市公家空間再運用於文創產業的類型與案例。中國廣告學刊,31。ISSN:1817-6763。
2. 洪雪娥、阮日紅、許念柔、羅雁紅(2025年03月)。探討越南生活文化觀光的整合行銷傳播及傳播效果。中國廣告學刊,30,75-112。ISSN:1817-6763。(本人為通訊作者)
3. 鈕則勳、羅雁紅、顏惠芸主編(2022年04月) 。台灣廣告掌舵領航。台北:暖暖書屋文化事業出版。ISBN: 978-626-95397-5-8。
4. 陳琬茹、羅雁紅(2020年03月)。探討內、外部整合行銷傳播效果對博物館特展的購買行為之影響-以涉入度為中介變數。中國廣告學刊,25,41-73。ISSN:1817-6763。(本人為通訊作者)
5. 羅雁紅、鍾宜珈(2016年10月)。「救急」的媒介溝通效果:以災難新聞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8,37-82。ISSN:1992-1985。(TSSCI)
6. 羅雁紅(2016年03月)。創意生活產業的創新經營與創意價值:經營者與消費者雙向分析。新北市:揚智出版社。ISBN:978-986-298-220-4。
7. 羅雁紅、林谷峻、季恩揚(2016年03月)。探討電影行銷的媒體策略對國產電影票房的影響。文化事業與管理,14 ,1-20。ISSN:1814-8859。
8. 楊雙羽、羅雁紅(2015年12月)。探討影響校園自有商品購買意願之因素:大學品牌知名度、設計、價格為變數。傳播管理學刊,16(2),1-36。ISSN:1993-6516。(本人為通訊作者)
9. 羅文坤、鍾宜珈、羅雁紅(2015年03月)。品牌聯盟中產品涉入程度對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的影響: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中國廣告學刊,20,54-85。ISSN:1817-6763。(本人為通訊作者)
10. 林谷峻、羅雁紅、吳晉賢(2014年04月)。影響電影票房價值因素之探討:以國產電影為例。藝術學報,10(1),167-202。ISSN:10213686。(本人為通訊作者)
11. 羅雁紅、鍾宜珈(2014年03月)。探討廣告主角對電視公益廣告效果之影響:以同理心為中介變項。中國廣告學刊,19,74-109。ISSN:1817-6763。
研討會論文
1. 陳巧俞、羅雁紅(2025年3月22日)。以科技接受觀點探討社群媒體對文化創意產品行銷之影響。「2025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2. 羅雁紅、董洋洋、方琇渝、蕭妤軒、江采穎、黃鈺菁、張庭瑜、黃君翎、李沁樺、倪翊瑄 (2023年3月25日)。以心理帳戶理論探討手機遊戲動機與置入型廣告對消費者的付費行為之影響。「2023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3. 魏呈萱、羅雁紅 (2022年3月19日) 。 以期望確認理論探討疫情後粉絲類型對線上演唱會的再購意願之研究。「2022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4. 劉盼、羅雁紅 (2022年3月19日) 。 探討老字號品牌間的跨界合作對其形象及購買意願之影響。「2022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5. 紀君穎、羅雁紅 (2021年3月27日) 。 探討老品牌的品牌延伸對其權益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台糖公司為例。「2021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6. 駱柯言、羅雁紅 (2021年3月27日) 。 品牌歷史文化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以杭州胡慶餘堂為例。「2021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7. 曾盈慈、羅雁紅 (2020年3月21日) 。以凝視行為探討原生角色對品牌態度之影響。「2020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8. 鄒安凡、羅雁紅 (2019年5月7日) 。探討消費者恐慌購買的因素-以台灣2018年2月衛生紙事件為例 。「2019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9. Lo, Yen-Hung & Lo, Yu-Wei (2019, Aug 7).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resence with Emoticon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Case of Line APP. The 127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10. 駱宥維、羅雁紅 (2018年5月1日) 。以社會呈現理論探討情緒符號對網際人際關係之影響-以line貼圖為例 。「2018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11. Lo, Y.-H. (2017, Aug). Social Influences of Referential Consumers on Queuing to Purchasing Intention of Bystander. The 12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
12. Chung, Y-J & Lo, Y-H. (2015, Aug). The Effect of Connectedness and Tag in Facebook on Users’ Altruistic Intention. the 123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Canada.
13. Lo, Y-H & Woratripob, S. (2014, Oct). The Perception of Queuing on Attitude towards Competitors and Loyalty’s Mod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ai College Student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ment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2014 Social Scienc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Bangkok, Thailand.
14. Lo, Y-H & Saeyang, J. (2014, May). A Comparative Study on News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between Online and Newspaper News. 「2014數位原生世代的全球教育:前瞻與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台北. ISBN:978-986-5982-61-4.羅燕
15. 羅雁紅、劉嘉哲(2014年04月)。嫌貨才是買貨人?以認知失諧理論剖析消費者嫌貨的購買行為:以西門紅樓創意市集為例。「國際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的邏輯思考論在流通產業的應用與發展研討會」,台灣:台北。
(02)28610511 ext. 37321
lyh12@ulive.pccu.edu.tw
目前職務: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及中國廣告學刊主編
目前任教科目:
消費者行為與廣告心理學、商業心理學、行銷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創意產業行銷與實務、創意產業專題、創意生活產業、地方產業行銷、畢業製作(產學合作、論文、廣告史)
最高學歷: 1996美國克拉克大學心理學博士
Ph.D. , Frances L. Hiatt School of Psychology, Heinz Werner Institute, Clark University, Worcester, MA, USA
專業領域:
社會與人格心理學/跨文化研究
工商管理應用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與領導、人力資源管理、廣告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與科學研究、顧客關係管理、人際關係與溝通)
數據分析與行銷/市場調查與分析
文化創意產業品牌管理/整合行銷傳播
經歷:
教學經歷:
曾專兼任於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銘傳大學國企系、輔仁大學企管系、中原大學心理學、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及視覺傳達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及新聞系、文化大學新聞系及藝術學院、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等學校。
實務經歷:
李奧貝納廣告公司(Leo Burnett Co.)擔任行銷研究部研究員。
(海尼根啤酒、SKII保養品系列、Mickey Limited金飾、Reebok球鞋、東信通訊、八仙樂園、雀巣檸檬茶、雲林古坑咖啡節、北港大餅等)
行政經歷:
大葉大學心理學群召集人、大葉大學第一任菁英學程中心主任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暑期遊學交流指導老師、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在職碩士班指導及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交流老師
彰化縣婦女社區大學創校校長
文化大學新聞系代理系主任、新聞所所長、第一屆國際班(全英文教學)新聞碩士學程所長、新聞系教學卓越計畫主任
專業委員經歷:
擔任校外學術期刊審查委員(中華傳播學刊、傳播管理學刊、商管學刊等)
擔任政府及政府委託之等諮詢委員(經濟部商業司多元就業計畫、中衛中心、文化部、NCC、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糕餅類)
金犢獎企劃類評審工作
校內委員(校務發展委員、校教評委員、校務委員、縣級及校級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教師申訴委員、學生申訴委員、院教評委員、院課程委員、系教評委員等)
產學合作指導經歷:
微星科技筆電、PChome個人賣場、ALBA手錶、台電、葡萄王康普茶、光泉、黑松沙士及C&C、三花(襪子及五片褲)、因特力淨酵素牙膏、艾瑪斯AROMASE、Kiss me-花漾美肌、Safeway、宣影布不織布產品、台新銀行慈善基金會、安得烈慈善協會、北極熊膠、齒妍堂牙齒專業美白系列、MUBIS 沐浴膠、日本Tanita八合一體脂積、COMIKO智能偵測手提穩定棒等
競賽指導得獎經歷:
南投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嘉義阿里山高山茶、雲林西螺老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虎尾糖廠、彰化縣浦鹽鄉永樂社區、彰化台灣玻璃館、淡水商圈、台北郵政博物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屏東農特產品行銷紅藜、雲林農特產品行銷醬油、宜蘭五結米、新北市青年商圈、茶山房故事館、香料香水實驗室、天仁喫茶趣、茶仔堂、香格里拉休閒農場、誠品生活館、秀泰影城、SaSa莎莎美妝館、味丹、定風閣工藝品、掌生穀粒糧食號、蓋夏夢工廠小麥產品、慈濟環保衣、廣富號、阿原肥皂、時報旅遊玩家帶路十周年慶品牌行銷、看見幸福台灣、GROUNDFIVE、承億文旅等等
近十年研究成果:
期刊論文及專書
1. 羅雁紅(2026年03月,in press)。以整合分析探討台北市公家空間再運用於文創產業的類型與案例。中國廣告學刊,31。ISSN:1817-6763。
2. 洪雪娥、阮日紅、許念柔、羅雁紅(2025年03月)。探討越南生活文化觀光的整合行銷傳播及傳播效果。中國廣告學刊,30,75-112。ISSN:1817-6763。(本人為通訊作者)
3. 鈕則勳、羅雁紅、顏惠芸主編(2022年04月) 。台灣廣告掌舵領航。台北:暖暖書屋文化事業出版。ISBN: 978-626-95397-5-8。
4. 陳琬茹、羅雁紅(2020年03月)。探討內、外部整合行銷傳播效果對博物館特展的購買行為之影響-以涉入度為中介變數。中國廣告學刊,25,41-73。ISSN:1817-6763。(本人為通訊作者)
5. 羅雁紅、鍾宜珈(2016年10月)。「救急」的媒介溝通效果:以災難新聞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8,37-82。ISSN:1992-1985。(TSSCI)
6. 羅雁紅(2016年03月)。創意生活產業的創新經營與創意價值:經營者與消費者雙向分析。新北市:揚智出版社。ISBN:978-986-298-220-4。
7. 羅雁紅、林谷峻、季恩揚(2016年03月)。探討電影行銷的媒體策略對國產電影票房的影響。文化事業與管理,14 ,1-20。ISSN:1814-8859。
8. 楊雙羽、羅雁紅(2015年12月)。探討影響校園自有商品購買意願之因素:大學品牌知名度、設計、價格為變數。傳播管理學刊,16(2),1-36。ISSN:1993-6516。(本人為通訊作者)
9. 羅文坤、鍾宜珈、羅雁紅(2015年03月)。品牌聯盟中產品涉入程度對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的影響: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中國廣告學刊,20,54-85。ISSN:1817-6763。(本人為通訊作者)
10. 林谷峻、羅雁紅、吳晉賢(2014年04月)。影響電影票房價值因素之探討:以國產電影為例。藝術學報,10(1),167-202。ISSN:10213686。(本人為通訊作者)
11. 羅雁紅、鍾宜珈(2014年03月)。探討廣告主角對電視公益廣告效果之影響:以同理心為中介變項。中國廣告學刊,19,74-109。ISSN:1817-6763。
研討會論文
1. 陳巧俞、羅雁紅(2025年3月22日)。以科技接受觀點探討社群媒體對文化創意產品行銷之影響。「2025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2. 羅雁紅、董洋洋、方琇渝、蕭妤軒、江采穎、黃鈺菁、張庭瑜、黃君翎、李沁樺、倪翊瑄 (2023年3月25日)。以心理帳戶理論探討手機遊戲動機與置入型廣告對消費者的付費行為之影響。「2023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3. 魏呈萱、羅雁紅 (2022年3月19日) 。 以期望確認理論探討疫情後粉絲類型對線上演唱會的再購意願之研究。「2022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4. 劉盼、羅雁紅 (2022年3月19日) 。 探討老字號品牌間的跨界合作對其形象及購買意願之影響。「2022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5. 紀君穎、羅雁紅 (2021年3月27日) 。 探討老品牌的品牌延伸對其權益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台糖公司為例。「2021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6. 駱柯言、羅雁紅 (2021年3月27日) 。 品牌歷史文化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以杭州胡慶餘堂為例。「2021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7. 曾盈慈、羅雁紅 (2020年3月21日) 。以凝視行為探討原生角色對品牌態度之影響。「2020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8. 鄒安凡、羅雁紅 (2019年5月7日) 。探討消費者恐慌購買的因素-以台灣2018年2月衛生紙事件為例 。「2019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9. Lo, Yen-Hung & Lo, Yu-Wei (2019, Aug 7).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resence with Emoticon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Case of Line APP. The 127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10. 駱宥維、羅雁紅 (2018年5月1日) 。以社會呈現理論探討情緒符號對網際人際關係之影響-以line貼圖為例 。「2018年21世紀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 台灣,台北.
11. Lo, Y.-H. (2017, Aug). Social Influences of Referential Consumers on Queuing to Purchasing Intention of Bystander. The 12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
12. Chung, Y-J & Lo, Y-H. (2015, Aug). The Effect of Connectedness and Tag in Facebook on Users’ Altruistic Intention. the 123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Canada.
13. Lo, Y-H & Woratripob, S. (2014, Oct). The Perception of Queuing on Attitude towards Competitors and Loyalty’s Mod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ai College Student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ment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2014 Social Scienc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Bangkok, Thailand.
14. Lo, Y-H & Saeyang, J. (2014, May). A Comparative Study on News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between Online and Newspaper News. 「2014數位原生世代的全球教育:前瞻與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台北. ISBN:978-986-5982-61-4.羅燕
15. 羅雁紅、劉嘉哲(2014年04月)。嫌貨才是買貨人?以認知失諧理論剖析消費者嫌貨的購買行為:以西門紅樓創意市集為例。「國際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的邏輯思考論在流通產業的應用與發展研討會」,台灣:台北。